close






離開朝九晚五的溫室職場拒絕當青蛙,

選擇學習外匯交易當個外匯操盤手,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努力鍛鍊外匯交易,財富自由是遲早的夢想實現。

從外匯白痴到熟悉外匯行情,外匯報價..

等外匯國際新聞與外匯專業知識,真的要感恩外匯交易課程。

這段日子在老師提點下賺跟日本有關的外匯錢!

誰會料到國際經濟新聞也讓我獲利呢?!

想決心『鍛鍊』外匯交易的朋友要好好把握!

還在觀望懷疑的眾多朋友,我只能說『機緣』讓你遇到了,

『機緣』是來鍛鍊你?讓你再也不走錯路?還是讓你又陷入『歸零』呢?

傳密給你!>>點此訂閱最新商機!

申請貸款

做個聰明的景氣觀察家:梁國源教你解讀經濟預測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bookmoney/products/0010464047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回顧全球經濟發展,我們忽略了哪些早該知道的事?
面對詭譎多變未來,我們又該如何調整思維來因應?
經濟預測不只是計量,它教我們更多事、抓住經濟走向!
金車文教基金會


在這個平坦世界中,全球經濟出現了禍福與共、利弊共享的互補性與倚賴性,2008年中全球金融海嘯的深度與廣度,不再是各國政府的家務事,也引起社會大眾對景氣變動的高度關注,總體經濟因而愈來愈被人們所重視,因為總體經濟指標客觀又好用,它讓我們得以察覺景氣燕蹤、看出經濟反轉前兆。對於經濟指標,我們又該如何解讀它、並善用它們?答案就在本書。

經濟學界與金融界無人不知的經濟學家梁國源教授,也是位深諳景氣變動的實務觀察家,他將依五大原則,在本書告訴讀者:如何看待經濟景氣所涉及的經濟指標、景氣變動、利率與匯率、商品價格等的新聞標題與重大變動。透過台灣人熟悉的國際情勢與台灣現況,協助我們釐清股、債、匯市與油金價千絲萬縷的關係,讓我們能夠更明智的看待全球經濟,讓投資人也能掌握景氣趨勢,找到投資戰略折點!

作者簡介

梁國源

美國杜克(Duke)大學經濟學博士,2010年獲頒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現任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及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2004年進入業界前,梁教授主要從事學術研究的工作。曾任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世新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亦曾擔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梁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預測、景氣循環、經濟計量方法及總體經濟。其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Forecasting、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及其他多種國際學術期刊。梁教授的觀點亦常為《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聯合晚報》、中央社及Taipei Times等媒體報導,也被《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國際媒體所引用。另外他也經常在《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發表專欄文章,供社會各界及政府參考。



商品訊息簡述:



如何看待熱錢狂潮

2010年伊始,中央銀行即罕見的連續兩日發布新聞稿,提及國際資本快速移動將擾亂匯市秩序,且不利於經濟的健全發展,並強硬的要求銀行應在短時間內拋補外幣部位,而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更在200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站上32元後即維持強勢,顯見近期台灣的確受到相當程度熱錢湧入的壓力。

2009年年底台灣所受到的熱錢壓力,正是全球各國過度財金寬鬆政策下的產物。隨著經濟復甦跡象逐漸明朗,早在2009年3月起已開發國家的機構投資人即運用這種近乎零成本的資金,購入金融市場上各種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造成風險性資產價格全面上漲。2009年全年,MSCI世界指數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別上漲27?74?此外,由於旺盛的利差交易資金投入澳洲、紐西蘭、巴西及印尼等高利率國家,使得這些幣值明顯升值27?25?25?15?投入上述高收益貨幣和風險性資產的資金同樣來自已開發國家的過剩流動性,因此這些高收益貨幣的走勢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走勢呈現高度相關。2009、2010年跨年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更變本加厲,除持續投入具有高收益的貨幣外,更競相投入2009年幣值相對穩定且基本面良好的東亞諸國,不但使得新台幣與韓元從2009年12月22日至2010年1月5日間,分別對美元升值1.5?3.4?且持續面臨相當沉重的升值壓力。

慎防下一個亞洲金融風暴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狀況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頗為類似。當時,美國及日本分別陷入房市泡沫引起的「儲貸危機」(S&Ls crisis)以及「失落的十年」,造成兩國央行於90年代初期,大幅調降利率並營造寬鬆的貨幣環境。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從1989年6月的9.8125?路下調至1994年的3?而日本央行的重貼現率也從1990年8月的6?路調降至零。另一方面,亞洲諸國在80年代開始逐漸採行改革開放政策,經濟高速成長,成為美、日極度寬鬆貨幣政策下過剩流動性的最佳去處。這股熱錢不但造成當時亞洲國家的資產泡沫,後來的撤出更引發了亞洲金融風暴。這不禁讓人擔憂,若目前寬鬆流動性的環境不再,市場是否又會再度陷入泡沫破滅風暴,進而產生系統性風險。不過與亞洲金融風暴不同的是,近年來利差交易的接受國以及近期受熱錢困擾的亞洲諸國已經累積相當充裕的外匯存底,加以該等國家貿易收支大多呈現順差,因此資金退潮雖難免造成市場動盪,但應不至於引發系統性的風險或危機。

不過,從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可知,這些熱錢若停泊過久且未轉換成實質投資並非好事,因其不僅將造成接受熱錢國家的資產泡沫,更會扭曲資源配置效率,使生產資源投入具泡沫化特性的房地產等商品生產上,不但無助於經濟永續發展,一旦資金回流更會形成經濟危機。事實上,從當時的經驗可知,任何熱錢流入之初實有其基本面的支撐。以亞洲金融風暴為例,如果觀察南韓、泰國及印尼的國際金融帳,1990年到1993年間平均每年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合計淨流入達47億美元,明顯較1989年的35億美元加速,顯見在投機狂潮之初,已開發國家的廠商仍相當看好亞洲國家的發展潛力。然而,當時這些國家卻無法將同時流入的熱錢引導至生產力部門,造成資源配置失當,並引發泡沫化的問題。

亞洲金融風暴的另一個經驗就是,雖然維持外匯市場穩定有利貿易活動,但過度干預外匯市場可能會引發反效果。以當時風暴核心國家南韓、泰國及印尼為例,1990至1993年間,扣除FDI的金融帳淨順差平均每年高達266億美元,明顯高於1989年的45.6億美元。後來更因這些國家實施緊盯美元的政策,造成預期亞幣升值的資金更是蜂湧而至,1994至1996年間熱錢大幅增加至466億美元。若當時該等國家央行能減低外匯市場的管制,或許之後就不會無力抵抗來勢洶洶的泡沫及外匯攻擊,並對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

綜上,面對國際間過剩的流動性流入,過度箝制國際資本市場的流動實無助於仰賴外貿出口的台灣,且實務上也難避免熱錢的進出。因此,面對熱錢的湧入,有關當局應有的態度是思考如何引導這些熱錢投入具生產性的經濟活動,央行也必須斟酌調控匯率,才能在不損及出口部門的同時,避免升值預期的過度膨脹。



做個聰明的景氣觀察家:梁國源教你解讀經濟預測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bookmoney/products/0010464047




24hr限殺商品 每日更新!!

匯率兌換1CE6F421ECB981BB
arrow
arrow

    tbf57pd71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